“所有正确的事都有代价,
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。”
“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,
而不是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。”
“你办的不是案子,
而是别人的人生。”
“法,不能向不法让步。”
2024年贺岁片中,社会法律题材电影《第二十条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,引发网友热烈讨论。为进一步传递法治精神,提振检察队伍为民司法精气神,张家界市两级检察院纷纷组织全体干警开展观影《第二十条》主题党日活动,明确检察干警理想信念,夯实司法为民初心。
以影为镜,以镜正身。通过观影,引导全市检察干警学习影片中检察官体恤民生疾苦、不畏强权、刚正不阿、以身护法的职业精神,感受守护初心、坚持正义、“为真理而无惧历史惯例和权威”的为民司法力量,努力以每一项工作业绩实现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法治期待。
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 袁丽
一部笑中带泪的影片,比起直接的说教,更能带给人深深的震撼。在一个法律人看来,该片能把校园霸凌、正当防卫等热点话题与小人物的境遇相结合,让正义直入人心,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普法。剧中较真、严谨、充满正义感的玲玲检察官,让我感觉如此亲切和熟悉,身边就有这样可爱的同事啊。其中雷佳音扮演的检察官韩明从机械的套用法条、案例向追求法律价值蜕变,这并不是一个检察官的偶然转变,而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的贯彻执行中的必然结果,是法治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具体体现。不要嘲笑为社会正义挺身而出的人,因为有一天,他们争取的光亮会照在你的身上。何其有幸,肩负检察官的神圣使命,我有机会、也定会为正义挺身而出,在法律裁量的空间内,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价值追求,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。
张家界市检察院组织全体干警观看电影《第二十条》
永定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、未检专干 谭家慧
《第二十条》是一部轻喜剧也是普法电影,将喜剧片与现实主义很好地结合起来,好笑又好哭,马丽一家的搞笑,郝秀萍母爱的伟大,公交车司机的朴素勇敢,让我想起“命运总在捉弄苦难人,但属于每个人的公平正义永远不会迟到”。作为一名从事刑事检察的检察官助理,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心中牢记“我们办的不是案子,是别人的人生”,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,维护司法公平正义。
法,不能向不法让步——永定区检察院组织《第二十条》集中观影活动
万博manbetx官网|体育娱乐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高杉
近些年,随着“辱母杀人案”(于欢故意伤害案)、“昆山反杀案”(于海明正当防卫案)的发生,唤醒了刑法第二十条,让正当防卫不只是存在于法条。今年春节上映的《第二十条》再次让正当防卫一词引起社会热议。
“法,不能向不法让步”。以前,司法机关办理的许多故意伤害案,只要一方出现轻伤二级以上,另一方都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刑入狱,当“行凶者”问道:如果我遭遇他人殴打,我该怎么办?得到的回答往往是:“逃跑”,只要进行还击,那就会被认定为互殴。所以以前刑法第二十条总是躺在法条之中,也被大众调侃为“逃跑法”。如今,特别是2016年发生了“辱母杀人案”,于欢在一审被判无期徒刑,二审改判于欢为防卫过当,判处五年有期徒刑。自此,正当防卫重回大众视野。在“昆山反杀案”(于海明正当防卫案)发生以后,刑法第二十条被彻底唤醒,正面告诉社会民众刑法第二十条不是“逃跑法”,告诉民众当遇到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时,可以在限度内进行还击,遇到行凶、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以进行无限度防卫,不再是“谁闹谁有理,谁死伤谁有理”。正当防卫的唤醒,就是告诉社会大众合法的防卫不能向不法侵害让步。
电影《第二十条》,是一场大型的艺术普法,更是给我们司法人员提了一个醒,提醒我们司法办案人员在办理案件时不能一直遵循守旧,不能保守认定,更不能模糊认定,要代入当事人的处境,要听取民众最朴素的声音,要做到案结事了人和,要让民众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,要弘扬社会正气,让民众在遇到不法侵害时,敢于见义勇为,敢于正当防卫!
法,不能向不法让步!《第二十条》——记青年干警的观后感
万博manbetx官网|体育娱乐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文明
将视角带回这部影片,剧中结合“正当防卫”制度讲述三个案件一一制止校园霸凌案、公交司机见义勇为案、王永强反杀案。虽三个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不尽相同,但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”的法治精神却贯穿三个案件始终。
如何准确适用《刑法》第二十条,关系到当事人的人生及其家庭的命运,作为“法律守护人”的人民检察官在办案实际中要审慎使用刑事追诉权,在保护被害人权益的同时也要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,坚决防止“谁能闹谁有理”、“谁死伤谁有理”所导致的机械执法、就案办案。只有人民检察官准确适用《刑法》第二十条,才能唤醒民众对“正义”的肯定和敬重,才能在“校园欺凌、故意伤害”等发生时民众“敢出手”、“肯出手”,才符合民众对于“公平正义”的期待和追求。
作为行使国家法律监督职权的我们,在实务中不仅需要业务娴熟、法律精通,更需要从案件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,从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,在工作中落实好“三个善于”,多一些思考、多一些自我加压与鞭策,始终将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作为办案基本价值追求,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观《第二十条》 守检察初心
桑植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 卢茜
电影《第二十条》通过三个案件展开:村民反杀讨债上门并强奸自己残障老婆的村霸、公交司机出手拿灭火器砸伤猥亵闹事流氓被判刑、儿子在高中制止霸凌打伤了教导主任儿子可能被行政处罚。三起案件都因与办案检察官韩明的关系互相交织,三个案件背后都围绕刑法第二十条有关正当防卫的理解和认识展开。通过韩明心路历程的变化,呈现了现实中正当防卫的典型场景和认定难题。
韩明在整个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心理过程是一直在变化、成长的,一开始面对这个案件,他根据以往的观点、办案经验认为不属于正当防卫,但是对于这个答案他自己心里也有疑惑,此后他又查询了以往的类案,但均没有认定正当防卫,当他拿着一个个案例对吕玲玲说“以往的案件都是这么办的,我这么办有错吗”,是的,有错吗,我们的课本、判例告诉我们这是正确的,假如先例适用有错还需要继续沿用吗?谁来做第一个挑战先例的人呢?要推翻历史的惯性,推动法治的进步,是件很难的事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,甚至以很多人的血肉之躯为代价,所以吕玲玲和韩明这样的人真是平凡又伟大。
在电影里,唤醒这个条款的好似是个人英雄主义,但是我们知道,今天这样的电影能呈现在大家面前,离不开每一个法律人在后面的付出。从2016年的辱母案到2018年的昆山反杀案,在司法判例中每一次精准认定防卫都是法律巨大的进步。对于所有的法律人而言,法治之路很难,但它是唯一正确的选择;正因其艰难,才更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。正如罗翔老师所说:“这个世界并不美好,所以美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。”
我们办的不是案子,是别人的人生!——检察官眼中的《第二十条》